最近因为疫情,想必不少人(包括老头)为口罩犯愁。别说 N95 口罩,就是普通医用外科口罩都难买到。
买不到只能省点用,循环利用。循环用肯定得先消毒。
温馨提示:方法仅供参考,后果自负!
N95 口罩如何消毒?
高温、水煮,肯定是不行的。网上有专家说隔水蒸……可行?老头觉得不靠谱。
N95 口罩最安全消毒方法应该是紫外线+臭氧。比如可以到五金店买两个紫外线灯管,加个厚实一点的纸箱 DIY 一个;现成的可以找一下紫外线奶瓶消毒、内衣消毒、臭氧洗菜机……(不要高温,注意臭氧有毒)
更简单的方法是:不必刻意给N95口罩消毒,放置3天就足够安全。By 阿莫
N95口罩,之所以能过滤武汉肺炎病毒,不是靠表面的棉纱,而是靠最里面的超级精细的滤网结构。
这些超级精细的滤网结构,我迟些找一张图,我以前拍摄过的。它可以捕获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细到病毒都无法通过。
这种超级精细的滤网结构,是由无数层密密麻麻的结构编织出来的,细小颗粒被它捕获后,就被牢牢的固定在滤网内部。当滤网内部的空洞结构被颗粒填满,滤网就失效了。没有办法将里面捕获的细小颗粒清理出来的,大家不用折腾了。
所以,N95口罩外面脏不脏,不是问题。问题是它内部的孔洞结构是否已经被填满。
武汉肺炎病毒离开人体,最多72小时就会死亡。使用过的口罩放置3天,就已经很安全,不需要使用加热、紫外线等方法消毒。
另外: 太阳、紫外线、加热等方法,可能还会破坏里面的滤网结构。
依据?
2003年06月02日 20:25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日电(记者孙自法)“非典”病毒在体外不同环境下可存活多久?怎样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中国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副组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黄培堂二日下午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这两个问题的具体答案。
黄培堂说,科技攻关组采用模拟标本认识病毒体外生命过程,研究并确定出“非典”病毒体外环境生存与抵抗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在人体常见的三种排泄物痰、粪便、尿液以及血液中,“非典”病毒能长时间保持活力,摄氏二十四度条件下,痰和粪便中存活约五天、尿液中存活约十天、血液中可存活十五天;在室内条件下,滤纸、棉布、木块、土壤、金属、塑料、玻璃等表面可存活三天。
科技攻关组还对目前正在应用的几种消杀制剂和手段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为: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按照卫生部推荐的浓度,几分钟内完全可以杀死粪便和尿液中的“非典”病毒;应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在距离为八十至九十厘米、强度大于九十微瓦每平方厘米条件下,三十分钟可杀灭体外“非典”病毒;模拟五月份北京地区上午十时晴天的自然条件,紫外线强度为四至五微瓦每平方厘米,三小时可杀灭体外“非典”病毒。
黄培堂称,“非典”病毒对温度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率显著下降:无血清培养条件下,摄氏三十七度可以存活四天,五十六度加热九十分钟、七十五度加热三十分钟就能够灭活。
黄培堂提醒说,上述科研成果无疑表明,“非典”病毒比一般病毒的体外生存与抵抗能力要强,因此,尽管中国“非典”疫情目前有所减缓,但仍不可掉以轻心,防治工作仍不能松懈。
2、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av/2011/734690/
SARS Co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被认为是呼吸道飞沫。但是,在其他体液和排泄物中也可以检测到该病毒。研究了该病毒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在光滑表面上的稳定性。在22–25°C的温度和40–50%的相对湿度(即典型的空调环境)下,光滑表面上干燥的病毒可在5天内保持其生存能力。但是,在较高温度和较高相对湿度(例如38°C,相对湿度> 95%)下,病毒的生存能力迅速丧失(> 3 log10)。 SARS冠状病毒在低温和低湿环境中更好的稳定性可能会促进它在春季和空调环境中在亚热带地区(例如香港)的社区传播。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热带地区(例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或泰国)的高温和高相对湿度环境中的亚洲国家没有SARS的主要社区暴发。
理论上,放置3-5天就安全了,别忘了专人专用,不要混。实在不放心,只能紫外线+臭氧等方法消毒了。
温馨提示:方法仅供参考,后果自负!
3、后记:N95 口罩重复使用之前不需要消毒。但是戴上和脱下口罩时,最好使用干净的手、手套或纸巾。这样可以使口罩基本上不受污染,因为口罩污染的主要风险是手而不是空气。尝试对口罩进行消毒可能会损坏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最好不要这样做。
来源:cnBeta - N95口罩如何延长使用和重复使用
以下是原文:
首先,是否可以重复使用。答案是肯定的。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表示,N95 口罩只要“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且过滤材料没有受到物理损坏或弄脏”,就可以重复使用。美国疾控中心(CDC)指出,一项研究发现,口罩可以捕获 99.8% 接触的病毒,即,一旦病毒接触口罩,即使之后人再接触口罩,病毒也不太可能从口罩上脱落,通过口罩呼吸也不会使病毒从口罩纤维上脱落。虽然 99.8% 不是 100%,但考虑到口罩本身在过滤空气方面的效率仅为 95%,而 95% 的过滤效果被认为具有足够的保护作用。
其次,回答大家可能最为关心的问题,重复使用之前要不要对口罩进行消毒。答案是,不需要消毒。但是戴上和脱下口罩时,最好使用干净的手、手套或纸巾。这样可以使口罩基本上不受污染,因为口罩污染的主要风险是手而不是空气。尝试对口罩进行消毒可能会损坏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最好不要这样做。
NIOSH 专门发布过《医疗环境中 N95口罩延长使用和有限制的重复使用建议指南》,指南本身是针对医务人员的,下面摘选一些普通大众用得上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建议指南指出,延长使用优于重复使用,因为可以减少对口罩的接触,从而减少接触传播风险。在遵守手部清洁做法及正确穿脱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步骤延长或重复使用 N95 口罩可以避免接触传播:
1。丢弃接触他人血液、呼吸道或鼻腔分泌物或其它体液污染的 N95 口罩。
2。与感染并需要预防措施的感染者密切接触后,需丢弃 N95 口罩。
3。两次使用之间应将用过的口罩挂在指定存储区域,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容器中(例如,纸袋)。为最大程度减少潜在交叉污染,请单独存放口罩,避免彼此接触,并清楚地标识口罩使用人员。储存容器应定期处理或清洁。
4。在触摸或调节口罩之前和之后,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5。避免触摸口罩内部,如不慎接触口罩内部,请如上所述进行手部清洁。
6。戴上使用过的 N95 口罩并进行使用者密封检查时,应使用干净的(非无菌)手套,戴上并进行调整之后,应丢弃手套。
7。丢弃明显损坏或难以呼吸的口罩。
指南还指出,如果使用者之间共用口罩 , 当至少有一个使用者具有传染性(有症状或无症状)时,则再次使用口罩可能会发生二次接触,因此 , 一个 N95 口罩只能由一名佩戴者使用,再次使用时应避免混用。
最后 ,常规 N95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很好,医用 N95 旨在保护外科医生和护士免受喷溅血液的侵害。
感谢:David Cragin 博士,美国默沙东公司风险管理与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专家,IPEM 教师。
来源:IPEM
Comment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