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患有痔疮,特别是喜欢吃香喝辣的朋友和长期坐着的上班族,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剂专治痔疮中药偏方。先给大家说说该药方的来源,该药方来自于家乡的一个中医世家,并且几代人专治痔疮出名,虽然没有名传海外,但是在家乡说治痔疮谁都能说出这家诊所的名字。
春节前痔疮复发,刚好提前回家有时间,想一次性清除该病患,于是来到这家诊所。但可惜的是由于这几年国内医疗管理规范起来,不再许可该诊所有动手术权限,并且要求诊所名字附上XX中医诊所这几个字。所以诊所里的医生建议如果真的需要动手术,那就去大医院吧,但他可以开一剂中药给我试试,虽不能根除痔疮,但可以恢复常态而不影响日常工作。
该中药偏方如下:
以米 30g、地榆 30g、淮山 30g、龙甲粉 6克、白芍 30g、茯苓 30g; 煎药方法:加水没过药物,浸泡一个小时,然后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既可。 早晚两次,复药一次,连续服用三剂药既可。
现在看看这几味中药:
1、以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2、地榆,别名 黄瓜香、玉札、山枣子、白地榆、鼠尾地榆、涩地榆、马连鞍薯、山红枣根、赤地愉、紫地榆、枣儿红、岩地芨、红地榆、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酸赭、豚榆系、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血箭草。功效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3、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的成品名。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4、龙甲粉,这个在网络上搜索不到,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大家可以问一下中医看看这具体是什么药。如果你知道龙甲粉是什么,也请告知一声。怀疑是天龙(壁虎)、鳖甲的混合体。这个或许就是该诊所的秘方吧。大家可以问问那些中药店的医师。
5、白芍,主要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6、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功效: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耐饥、延年。
以上就是本偏方的全部内容。由于知道中医一般会收回处方的,所以把处方交给药师之前自已拍了一照片。当初拿到这个处方时我还表示过怀疑,就这么简单的几味药能医痔疮?之所以我拍这张处方是因为看到医生在电脑上直接选择痔疮两字的选项既打印本处方,也就是说该医生不是针对我的情况专门开的一个处方,而且医生也没有给我做任何的检查。
药效怎样?自身体验真的很好,两剂药后完全恢复正常,完全感觉不到痔疮的存在。以上偏方食用时请遵循医生指导,本人不负任何责任。
https://www.jinbo123.com/6247.html
Comment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