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8日报道】题:中国互联网在“防火长城”背后蓬勃发展(记者 李嫒(音))
提起中国的技术,很多外国人往往会联想到审查、保护主义和抄袭,这些无疑都是重要因素,但跳出这些,对于理解中国的互联网十分重要。
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它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市场。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约7亿网民中,有一半的人在商店和餐馆里使用智能手机支付。
以下是你必须知道的有关中国互联网及其对世界影响的几件事。
中国人并没有迫切希望绕过政府的互联网审査,去访问 Google(谷歌)、YouTube 和 Facebook(脸书)等网站。
的确,很多人对所谓的“防火长城”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的约束感到失望。然而,大多数中国人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他们搜索不到的内容上,因为国内的网站完全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我的一位13岁的中国亲戚今年来香港的时候,我问她想不想在 YouTube 上看视频。她说,不,她更喜欢中国的视频网站。这并非语言的原因,她的英语很好。原因在于熟悉程度。她是看着中国的电视剧和各种网络剧长大的。
即使有些外国的 APP 没有被封锁,它们也输给了中国的竞争者,因为很多人已经离不开他们所使用的产品了。
网络通信工具 Skype、WhatsApp 等在中国都可以访问,但它们无法取代中国人的产品。以腾讯的社交通信工具——微信为例,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9亿。
一旦外囯出现某项新技术或某种新的商业模式,中国人马上就能把它应用到本土市场一中国人称之为“微创新”。
OPPO 和 vivo 是去年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和第三的品牌,它们的主要用户是年轻人和不太富裕的小城市居民。这些手机外形与 iPhone 相似,同时具备很多类似功能,但由于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很低,它们的价格还不到 iPhone 的一半。
对新事物接纳之快,催生了对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需求。
5年前,移动支付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如今,它已经无处不往,饭店、出租车、便利店,人们的生活基本可以摆脱现金。
据统计,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规模增长了两倍以上,增至 38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 5.5 万亿美元)。而美国佛瑞斯特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同期的移动支付规模仅为 1120 亿美元,增长39%。
这也催生了共享单车等新型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并解锁使用自行车,无需信用卡或储蓄卡。
在某种程度上,抄袭现在反过来了。
脸书效仿微信,增加了好友间转账和购票等服务。苹果公司上周宣布,该公司的 iMessage 服务也将支持好友转账功能。
上周,《华尔街日报》的同事们报道了美国的快餐连锁店和高级饭店正在扩大外卖服务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在2015年就这么做了。”
·责编 李琦·
图片出自:2017年06月10日参考消息电子版在线阅读(8) - 参考报
确实不能番茄给人的感觉很不好,尤其是迫切希望发声的知识分子。but回国十多年,我越来越发现不番茄也没啥……
@老虎 翻翻还是不错的,起码能用 Google 全家桶。
不能科学上网对我来说和断网没啥区别。
@bigfa 那努力肉身出翔会比较好~
某人对做爱无太大兴趣,所以可以割掉他的小鸡鸡
@易言 这个比方打得很黄很形象!
最近迷上台湾电视的政治类节目,真好耍,天天讽刺骂蔡英文~~~哈哈~~~
@chencool 不喜欢政治,从初中开始……
你这是DA记远看的还是xin糖仁看的
@钛客志 就参考消息,国内能买到的报纸。
因为大部分人并不知情,不知道 GFW 是什么,更不知道番茄是什么。。。
@fooleap 对,能微信朋友圈就很满足咯。
对很多人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
@姜辰 这话说的,有几个人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平时翻不翻都无所谓,到用时那叫一个捉急
@Flyer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参考消息倒也没说错,要番茄的终究是少数,无法代表中国网民。
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无所谓,就算翻出去,也不知道要干点啥。
@秦大叔 嗯,确实。我翻出去其实用得比较多的也只是 Google 全家桶。不能翻吧,搜索比较蛋疼。
不是没兴趣。是不会。
@夏天烤洋芋 不会那是因为兴趣还不够~
我就是那其中一员,翻不翻感觉没多大区别……
@随望淡思 日子过得滋润最主要,这个番不翻看个人需求咯~
现在2000年左右的分化挺大的,有的初中番茄就玩得超溜,有的大学了尚且不知道YouTube是何物,只是因为安卓,凑巧知道了一个名词Google。
@YaYa 我都忘记是怎么知道 Google 这玩意的了,好像就是 Google 开始被墙的时候看周边的新闻知道的。